来源:麻豆tv
文图:郑玉娇;审核:翟齐啸、李雷 发布日期 :2025-07-06 最后更新 :2025-07-06 浏览次数:
为贯彻落实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,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导师队伍建设,7月4日,麻豆tv
“食品+医学”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麻豆tv
D912报告厅举行。本次活动由麻豆tv
、无锡医学院、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,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协办。来自三个学院的百余名研究生导师参加活动,深入探讨多学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。
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、研究生院院长吴小俊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。他强调,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保障,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及未来科技创新的显著趋势。吴小俊指出,自2021年以来,学校持续完善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体系。他鼓励导师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更新教育理念,提升综合能力,积极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需求。
麻豆tv
院长孙秀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,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,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与引领创新的双重使命。她介绍,麻豆tv
“食品+医学”协同飞跃计划已成功开展多期活动,有力促进了跨学科交流合作。孙秀兰鼓励导师们在思想政治引领、业务能力提升和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进步,紧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。
此次培训聚焦“食品+医学+人工智能”的三螺旋创新生态,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展四场主题报告。科大讯飞高教研究院副院长徐雪以“大模型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”为题,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广泛应用。华为昇腾解决方案总监王喆介绍AI芯片国产化的进展,以及在医学与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。宁波大学陈宇综教授分享食物AI新技术及其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路径,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教授围绕“出生队列建设与妇幼代谢健康研究”,探讨精准营养与健康管理的新趋势。
四场主题报告内容丰富,涵盖高等教育数字化、AI技术创新、生物医药前沿和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,充分展现了“食品+医学+人工智能”三螺旋创新生态的融合优势。嘉宾们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成果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新思路,也为未来推动教育改革、健康产业发展和多学科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次活动大力推动食品、医学、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协同发展,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和学科交叉创新机制。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,三所学院将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汇聚合力,形成更多高水平的交叉合作成果,为“健康中国”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。

会议现场

吴小俊致辞

孙秀兰致辞

专家报告